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财经商业 正文

强迫交易、虚假招商,首衡集团“菜篮子”到底装的什么?

2025-05-13 17:03作者:文墨 阅读:( )

数据显示,在京津冀地区,近50%的蔬果供应依赖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“高碑店市场”),这座被称为“京津冀最大菜篮子”的市场,背后却隐藏着强迫交易、违规融资、虚假招商等诸多问题。


商户遭遇:强迫交易、威胁断供


强迫交易、虚假招商,首衡集团“菜篮子”到底装的什么?(图1)

商户在高碑店市场内采购的水果遭强制卸货。


经过数月调查,媒体发现,至少10名商户曾遭遇首衡集团的胁迫经营——部分商户因拒绝入股或贷款要求,被恶意干扰生意,最终被迫撤离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首衡集团旗下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名存实亡,甚至员工和商户也被卷入其融资游戏。

2023年11月,抖音用户“中联农的高先森”发布视频,记录自己在高碑店市场进货时,货物被不明人员强行卸下并损毁的场景。类似事件并非个例——多名商户证实,2023年10月至12月期间,首衡集团曾组织人员对竞争对手市场(联农市场)的商户实施跟踪、拦车、强制卸货等手段,迫使他们迁往首衡旗下市场。

首衡集团还通过“断供”施压商户。例如,水果采购平台“般果”因拒绝首衡的入股要求,被列入“黑名单”,并被禁止从高碑店市场采购。该平台负责人透露,首衡曾派车堵门、干扰经营,甚至违约涨租,最终迫使其搬离。

一位芒果批发商回忆,2015年因生意较好,首衡要求他贷款100万用于支付未来租金,遭拒后,市场方不断刁难,最终他被迫撤出。类似案例仍在发生——某柑橘商户透露,自己因拒绝贷款400万,摊位从6个缩减至4个。


市场现状:空置商铺、虚假招商


首衡曹妃甸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(总投资45亿)于2021年开业,但如今无任何蔬果交易,仅被顺丰、京东用作快递分拣中心。市场内大量摊位空置,部分甚至堆放二手家具和建筑废料。

首衡保定市场于2023年10月开业,但实际营业店铺不足30%。许多商铺仅挂招牌,内部仍是毛坯。市场内一栋规划为“调度中心”的办公楼,如今大门紧锁,被广告牌遮挡。商户坦言:“连摊位费都赚不回来。”

此外,有知情人士称,市场员工、商户成“提款机”。前首衡中层员工王坤(化名)透露,公司曾要求员工注册个体户,以“合伙人”名义贷款供集团使用。每贷100万可获1万“分红”,但营业执照、银行卡均由公司控制。一个160人的“合伙人”微信群,暗示该模式规模庞大。

强迫交易、虚假招商,首衡集团“菜篮子”到底装的什么?(图2)

高碑店市场内某商户因拒绝配合首衡集团,摊位被拉黄线。


知情人士李林(化名)指出,首衡通过“项目贷→抵押贷→租赁贷→经营贷”四步,将1亿本金撬动至3亿。具体操作包括:虚增工程款(如保定项目合同从4.6亿涨至9.1亿);抵押空置商铺骗取银行贷款;逼迫商户申请“租赁贷”预支多年租金。

李林估算,首衡总负债或超200亿,且“营收根本覆盖不了利息”。

多名离职高管透露,首衡长期将高管工资拆分成3-4份,由亲属代领以避税。近期,集团突然要求高管补缴2020-2022年税款,单人补缴额高达8万。这一异常举动或与首衡合作的税务代理公司“顺利办”被稽查有关——该公司已被多地法院列为被执行人。


扩张不停,危机潜伏


尽管债务高企,首衡仍在扩张:2025年4月,其孙公司以1.15亿竞得沈阳批发市场用地;集团正筹备发行80-100亿REITs(不动产信托基金),试图进一步融资。

专家警告:若首衡资金链断裂,不仅涉及数百亿债务问题,更可能冲击京津冀农产品供应稳定。



最近关注

热点内容